醉客老唐 发表于 2019-6-3 16:03:57

【醉言醉语】关于《我的琴声你最懂》的幕后台前(结束)


关于《我的琴声你最懂》的幕后台前文/醉客老唐
    自5月9日我的琴声再次拉响,到6月3日站在192层的高度回深望,几多感慨,几多温暖,又几多缱绻袭上心头。在文字的乐谱上,有大雅铿锵的高音,有青石板缠绵的合弦,有幽兰雪柔美的滑音,有半空傻佛厚重的低诉,有雨淼轻巧的转调,有一抹微蓝偶抖的颤音,还有那些默默地关注着醉客琴声的朋友们。二十多天的演奏,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关爱和关注,才让我的琴声充满了生活的况味和心灵的约会。激动之余,捡拾那些日子里的每一份美好,有心再为你们剧透一些个人的心路历程,同时留念这个春光明媚的五月。
我的琴声出炉记    说起出炉,必然少不了过程。      2015年初春,我正在爱网滥竽充数。情人节的翩然降临,必定要鼓噪起一众有故事之人的心事,也就少不了高人借风搭台,组织了一场我个人论坛生涯中难得一见的情人节舞会。毫无疑问,那场舞会吸引了天南地北众多高才的帅哥和多情美女们的青睐,演绎出的风花雪月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于论坛一道,我虽有十五年的玩乐史,却基本上以摆弄文字为主,很少参与其它版块的活动或者回贴,也因此被许多坛友看作是心冷面憎、不习热闹之人。真实醉客是一个玩心重,少心肝,疯起来比谁都敢疯,装起来比谁都假正经的家伙。于舞会一道,我倒是一个随遇的人,除非特别邀约,很少主动参加,主要原因一则觉得那种热闹已经不适合我这种年逾不惑的人,像年轻人一样再作卿卿我我、唧唧歪歪状,显然不符生理年龄的厚度。二则所有舞会均以情作结,个人不愿意以那份假情当作游戏的面具,亵渎了一个情的真实内涵,而且个人愚蠢地认为,一个情字,假的次数多了,很容易找不到真的自己。所以虽应邀参加过如九月、天涯等几场舞会,基本上就是做个过客,或者跑几下龙套罢了。谁成想这样一场以《爱恋狂浪》作背景的舞会,醉客被错意安排了饰演一号男主角“林达安”,而且还要依故事情节在舞场上与女一号“李子芸”(恬静雪雪饰演)有一番心灵的碰撞,并最终要牵手成功。    初始戴上面具,以哪种姿态入场让我陷入错乱,如果仅仅为了做游戏,那么写几个帖子或者拼凑几篇长短句子很简单、也容易,但我觉得那样浪费大把的时间并不划算。“何不以游戏作蓝本,以人物为梗概,写点正八经的文字?那样,时间肯定不虚耗,也可在游戏中触发灵感,何乐而不为?”有了这个想法,我开始构思写一篇短小说。并在哨子的第一个路标下,以《等那支熟悉的曲子我出场》为题定下了整篇文字的基调。    这场舞会可以说是我论坛舞会生涯得最尽兴、最倾情,也是唯一牵手结束的一次。不过,在别的舞友忙着寻找意中人、忙着追逐舞曲、赶舞步的时候,我有意用文字伴舞。因为要符合每一个路标的要求,我就尽量把文字里要发生的故事尽量连成一体。虽然赶着写很辛苦,也少了修改而错漏不断,但被逼迫的努力仍然充实,心里倒相反的踏实。在观察每一位舞者的倾诉或者回帖里揣摩各色人物的性格、环境的塑造,然后以现实的环境还原、放大故事的内涵。虽然舞会的中间一度被哨子、女主角和舞友们诟病,但我觉得我没有沮丧,因为正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迈进。虽然没有在舞会结束时完成这篇短小说,让舞友们觉得遗憾,但舞会给我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供我完成了后续的构思。    随着这场舞会的烟消云散,就要被坛友们遗忘之时,我这篇短小说的完成初稿。    稍做修改发到爱网的文学版,当即引来来少坛友的围观,在他们的七嘴八舌里,我有和他们重新找回快要遗忘记忆的快慰,有和他们找到了重温那些忘情瞬间的快乐。    当年秋天,我把标题修改成《我的琴声你最懂》,后发表在《真小说》杂志。
“我、你、她”的人物设计与纠结  “……两三处我竟然分不清是插叙倒叙还是正叙?故事叙述中甩的包袱有点多,速度有点快。既然用第一人称续写,建议给文中所有出现的人物取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别用‘你’‘她’。看着跟不上节奏,还得回读,回读了有时也搞不懂。”这是大雅在故事下面的跟贴,足见她的用心之细。虽然我在给她的回贴中略做了一点简短阐明,但相信她仍然会存在着诸多的不解,而且这种不解不只大雅一个人提到。  谋篇之始,因为要赶舞会的节奏,没有拟定出整体的写作思路和章节提纲,只好是跟着感觉往下走。以第一人称落笔,“我”作为故事的主角应该很好理解,恰恰这个很好理解的角色给自己增添了一个新难度,当时在我的思考中一下出现三个问号:“要不要取名字?要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这个名字应该在哪种情形下出现?”当然这三个问号也可以视作故事的悬念设计,或者视作线索的展开节点。  围绕着“我”的亮相,应该有哪些故事可以介入?有哪些重要人物应该上演对手戏?所以在第一章我首先了交待了舞会,其次简笔勾描了自己及经历,然后才有了“你”的机缘巧合、酒吧和玛格莉特鸡尾酒。对于“你”原本设计了三个出场结点:一是顺理成章型,按照叙述的顺序,“你”一出现便主角登场,其它人全部退居次席,这样似乎更能一目了然;二是横生枝节型,要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环境中,以“你”的惊艳出场骤起高潮,达到亮相便成定格的效果;三是若隐若现型,看似始终没有过出现,却又时时出现,没有多大的篇幅,也不需要多少的笔墨,只在想象和心里不时浮现。“你”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局会如何?“你”就此也就成为了悬念的主体,“我”也总在朝着“你”的方向努力。在这样三种出场类型里,我原本最想用第二种方式写,却一直找不到适当的契合点,一度放下拾起,拾起又放下地纠结了好几天,直到选择了第三种。试着写下去,才觉得还是第三种更让人期待,或者更让人对“你”一直存了挂念。  “她”是两个配角,其中之一是相伴了大学四年的初恋缉熙,以一种无论样貌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优越感的某种现实女孩,“她”在顺境中可以任性使气,在社会上显得单纯又毫无经验。但“她”的内心无疑是善良的,也是追逐新潮的,与“我”的性格构成了一定的逆向反差,同时与概念中的“你”在做着一种意象性的比较,加深了对“你”出现的期望。另一个是在酒吧相识的“小薇”,“她”是一个经历了很多波折又不甘心与龌龊同流合污的女孩,“她”的身上保留着传统女孩的影子,也突显现代派女孩的矫情,“她”可以同病相怜地暗暗关心着“我”,也可以不顾一切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和“你”的短促碰面时,“她”可以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权利而勇敢地表达出来,也可以在“我”的冷遇下,自我折磨式的解脱。同样,两个“她”也代表人的左右两个方面,让时下的年轻人在左和右的选择里找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成熟自我的过程。  一个缘字看似简单,又可能很随便地挂职到嘴上,真正识得缘,懂得缘和珍惜缘显得多么地难能可贵。  组装这个故事,考虑过三个女孩碰面的场景,也想到作为一个故事的高潮出现或许能引起一些关注,后来想想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自嘲:“如果那样写下去无异于哗众取宠,为什么要哗众取宠呢?能哗得了众,就能取得了宠吗?”不如按部就班地拉开三个女孩的距离,让她们不远不近地打着交道,可能更有一些滋味在里面,所以才不取纠结迎合而就了放开平淡。恰恰有了这样的拼接,才有了青石板看后的“小薇有戏,好想抱抱小薇”的感慨,才有了大雅不想要最后的那个结局,而希望“我”能和“你”婚姻幸福,生一堆娃的大团圆结局。“我”则在与三个女孩的故事中丰富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性格,坚定自己的方向。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许嘉铭”的虚与实    但凡一个故事的主角往往都在引领故事的走向,就如我上学时学过的语文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要掌握读、说、听、写的四门功夫,然后再学着总结写作手法、段落大意、线索布局、中心思想等等。在我的琴声里,许嘉铭就是以中心思想的面目来出现的,个人以为:“中心思想是文章这棵树的根脉,顺着这条根脉生长出来的主干是线索,其它的人物、环境、事件都是主干上杈蔓开的花、果、叶,构成了文章的整体形象,哪一个都缺一不可。”    如果单纯从故事的发展看,许嘉铭这个人物无疑是虚构的,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是“虚假”的谐音,这是在写作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定下来的,可以说目的性比较明确。还有一层虚构的意思是浓缩了现实生活中多样人物的性格,通过对我个人、对自己的孩子,对身边熟悉的孩子以及听说过的孩子进行一个高度的集塑,让这种虚呈现出一定的普遍广泛性,我想这样可能增加故事的耐读性。若从故事的内容看,许嘉铭恰恰又是真实的,他定位于成长期的青年阶段,又是高等学府的佼佼者,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眼界和不成熟的心理应当有别于社会青年。作为一个从小就划定了音乐梦想的孩子,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被娇惯坏的孩子,除了拉琴没有其它方面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可言,犹如当下教育模式,在望子成龙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面前,无须判断和决定的孩子们的由家长武断地规划了成长轨迹,是孩子们的悲哀,也是父母们的悲哀。幸好,许嘉铭是喜欢音乐的,借着这种优势迈进名牌大学的校门,又以一技之长陶陶然追捧的潮头,从而失去了对自我的基本认知,才会掉进对未来不切实际的幻想迷惘。前面的顺造就了今日的逆,一旦遇到了现实的挫折和困难,他必然比那些从小就经历坎坷的孩子更加脆弱,更加无所适从。当许嘉铭离开了象牙塔的真空,目空一切地踏进复杂社会的时候,才发觉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在这样的残酷竞争中,没有谁再会捧着你玩、没有谁再会无原则地让着你,也没有谁会因为你的遭遇而同情可怜你。尤其在他遭受家庭变故的打击,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么能不惶恐、不空虚?    同样,这段故事里折射着我个人的影子,许嘉铭的遭遇,就是我刚上高中时,父亲突然罹患重病要到离家三百公里外的沈阳治疗,母亲需要全程陪护。两年时间里,由于交通不方便,她只能每半个月回家来两天安排我们的生活需要和料理一下家里事情,我从一个被父母呵护关爱的孩子一下就推上了做“父母”的位置,带领三个尚不成年的弟弟妹妹挑起持家的担子,可想而知是一种怎样的角色转换。父亲回到家的两年,虽经百般努力仍没有换回康复,在他的四十七岁那年撤手离开了深爱的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沧桑巨变?四年的时间里,我刻骨铭心地见识了什么叫世态炎凉,什么叫生存的压力,我时时感觉有这样两只手在掐着我的脖颈,让我只要失掉了反抗的力气就有随时被掐死的可能。这一种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应该是多数同龄人都不会遇到到的,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艰难和悲怆,也是不一样的人生收获。倔强,对就是倔强,这样的性格就在那时完成了定格,从此我再没什么可怕,也再没有可犹豫,因为我已经成为了一个男人。四川崇丽阁长联里有这两句话:“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看看看,哪一片云是我的天?”成了我的座佑铭。文字里的许嘉铭倔强,是带着希望的不甘沉沦,我的倔强则是不愿意屈服于现实的压迫,要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    不得不说说音乐,半空傻佛高抬,说我会音乐,其实我只是一知半解。我自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音乐,学他的样子摆弄过几年的乐器,但受农村经济条件所限,根本走不起专业的路子,这也是现今农村孩子不能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悲哀,农村不是没有天才,只是少了培育天才的土壤。当我爱好和倔强形成了逆反,父亲拿起了强制的大棒,一度反抗的结果是屈服于现实的理性的,所以对音乐的爱好至今只能停留到喜欢的高度。放下了乐器只能操起枯燥的书本,我考进了一所财经类院校,至今在机关里与数字打着交道,不过我有时觉得:“这或许也是天意,如果走了音乐这条路,我哪能进省城?”现在摆弄数字,和音乐的简谱一样,都是在用数字在描写人生,也没什么可惜。再说许嘉铭,想把他塑造成音乐天才,有我的音乐情结,也因为这种情结,当我的女儿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急切让她操起了乐器,而且一学就是十年,拿过全国比赛的金奖,国际比赛的银奖。可惜的是她并不像我的当初,她不喜欢走这条路而选择了她喜欢的专业。我虽然失望却能理解,与其强迫不如顺其自然,给她自由可能是最好的结果。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能以如果这种假设来欺骗自己,所以才有了故事里许嘉铭的成功,才有了了结我夙愿的结局。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在时光的酒缸里,浸泡着曾经的音乐梦,也饱含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留念。
“缉熙、小薇、清渃”三个女孩一台戏  我的琴声里,清渃是绝对的女主,却在缉熙之后才出场的,而且每一次出场基本都是模糊的状态。在考虑她们两个人的正面、侧面时,第一种设计是清渃正面,缉熙侧面,故事情节也从倒叙、插叙变成了顺叙和补叙,写完两千字以后,自我觉得这种设计欠缺了一定的阅读期待和悬念,所以暂时停止了继续的构思和写作。第二种设计是两个女孩都在正面,要有一定的交错和交锋,甚至会有一场正面的冲突,这样写可能迅速起到高潮和看点的效果,似乎更符合当下的阅读心理,待要落笔之时,两个女孩的形象走马灯一样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至我觉得这种设计无异为了取悦阅读,却可能使通篇的主旨矮化,变成了一个简单通俗的香艳型爱情故事,而完全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便果断放弃了这个念头。第三种设计可算是煞费苦心,有故意搅浑水的意味。让缉熙以正面出场,清渃以侧面出场,即所谓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两个女孩基本都在同一篇幅内出现,却不会有任何交集和交道,通过缉熙的敢想、敢说、敢做的现代派描绘背景,为清渃的若隐若现留了大段的白,增加了想象空间,可能就会增加一定的画面感纵深,甚至清渃的最后出场都是戴着面具的展示。  确定完了两个女孩的位置,叙述的方法也就多样了,故事之间,只要有缉熙出现的地方就会见到清渃的影子,无论深浅,她都在整个故事的走向里如影随形。小薇则是两个女孩之间的一抹俏色,也可算是一条纽带,这边连着缉熙,那边拴着清渃。她同时是一个暗恋者,也是一个悲伤的音符,她以一种没有希望的方式出现,引起读者同情和共鸣之外,也在考验着许嘉铭的内在气质和人性的光芒。小薇和缉熙不能有任何交集,这是过去和现在的一种交接,但她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暗示和对比,拉长了许嘉铭选择的坎坷。小薇和清渃有过一次面对面的碰撞,看似一闪而过,却有着内心交锋的电光火石。小薇的出场没有缉熙的风光旖旎,没有清渃的如风曼妙,却有着如小草一般的扎实顽强。伴随着三个女孩的相继出场,铺垫了许嘉铭一路走来的跌宕起伏,他有高傲期的红颜要伴,有低谷期的心灰意冷,有逃离期的内心煎熬。在每一场境遇里,三个女孩就像三只热手,分别分阶段在按摩、抚慰着一颗受伤的灵魂。虽然缉熙变得世俗,但她的爱是纯洁的。虽然小薇隐忍等待,但她的爱是热烈的。虽然清渃内敛沉静,但她的爱是坚定的。  一支《浪漫曲》,三个女孩玩成了三个余音末了的抖音,只有许嘉铭这样的乐手才可以相得益彰。  “缉熙”取自《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从遥远的诗经传统中化育,经过浮躁的红尘漂洗,终于光明散尽而跌落尘埃,代表着一种比较现实的社会现象。  “薇”在《说文》里:似藿菜之微者也。在《诗·召南》里:采其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取这个名字用了普通却有顽强生命活力的意思。  “清渃”,渃为水,清渃即为清清的水,有别于缉熙的浓重和小薇的朴素,而取轻巧和淡雅的结合。人如清水,便有了照镜子的况味,人在水里的影子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只有照过的人才清楚。照完之后,透过自己的影子是否发现了自己的内心?或者不屑一顾,或者一笑而过,或者顾影自怜,或者谨行慎思,人生百态就在这样的清水中闪现。  三个女孩一台戏,演着的不分主次,只要站在台上就有倾情的机会。看着的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入心了就有对照。  我的琴声,三个女孩,一场人生对手戏。
重弹《浪漫曲》的选择性怀旧    去年,用了八个月时间写完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当划下最后的一个标点,我的心情没有一丝的欣慰和放松,反而在长出了一口气之后,觉得了一种压力和紧迫感。因为那几个人物突然像透明人一样活脱脱地从电脑上跃出站在了我的面前。他们都不和我说话,都在以询问的目光逼视着我,让我自己来仔细审视还有哪些地方没把人家写好。以至于我马上就停住了进入修改念头,我想:“一定要放下半年,争取把所有的情节都忘掉之后再去重新构造,那样才可能对得起这些人物。”    回想那八个月的时光,每天工作间隙,一旦伏在办公桌上转入了与角色的对话,我就完全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当然还要尽量注意不影响工作,避免被其它的领导撞见批评自己不务正业。晚上虽然时间充裕,但也不愿让爱人担心“天天这么晚,不要命了”之类的埋怨挂到嘴上。可能是注意力过于集中,甚至忽略了季节的转换。还好,总算赶在了冬末之前截了稿。    能够安静下来的心,不能够安静不下来的则是时间,眼见着往五十岁的关口飞奔,怎能不让我惊觉物是人非的速度?怀旧,便在这时成了一种重重的心结。有意无意之间,我时常会翻翻以前的文字、回贴、插科打诨,每一个相识、相知的影子就如我小说里的人物,一个一个重新回到我的面前。    偏偏那天,我翻开了《我的琴声你最懂》,立刻就想起了四年前的那场舞会,那场舞会里的面具和面具之后的人。所以硬了挤了半天的时间悄悄地潜回论坛浏览了那场舞会的所有贴子,然后才有了对自己这篇文字的重新看待。不得不说,那时的快乐虽然简单却积累着心智。不得不说,那里的文字虽然稚嫩却饱含着纯粹。不得不说,那时的相识虽然直接却拥有包容。不得不说,那时的热闹虽然喧哗却少了一些浮媚。在文字里发现和现在的自己做着对比,除了年龄加重了日子的沧桑,阅历也在导引着人萎缩。我想:“不是自我的不坚强,而是在日子面前,我已经失掉了抗争的勇气。”    找到《浪漫曲》一遍一遍地听下来,音符里漫散着光阴的故事,大提琴的醇厚悠扬提醒我不能轻易地放下这些往日时光。记录应该是最好的怀旧,那么何不把这些记录做一个重新整理呢?就这样,我选择重听《浪漫曲》,让我的琴声再一次响起,只为了让怀旧多几分感动,多几分温暖,多几分留恋。逝去的并不代表着遗忘,记忆会让有些逝去的时光重现,就如这支《浪漫曲》,就如我尚未修改的那篇小说。或许几年以后我还要再听《浪漫曲》,相信那份温暖还在。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万物、光阴、逆旅,存在的意识和时光的交错里,我只是一个过客!
我的琴声有你们懂    一曲弹罢,我心飞扬。二十天重弹《浪漫曲》,不管别人怎样看待,我自己在这琴声里多了释放,少了负累。多了沉思,少了虚度。多了怀念,少了心慌。我的演出虽有新瓶装旧酒的嫌疑,却满溢着陈年的味道。我的演出虽不够丰圆饱满,却得到了几位好友的鼎力相助。    当大雅说:“三天更一集好不,唐哥?要是忙,五天也行。”我的内心亮起了一丝光亮。“有事忙可以拖欠一两天,人性化要求。”不管她对文字的看法如何,至少她给予的是温度。当她说:“我晕,你这是以已昭昭使人昏昏。”时我看到了她在我的文字里找出的语病和错漏,有什么还比这更让人感动呢?所以当她问:“我是个合格的监工吧?”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好。    当青石板在每一章下加分鼓励时,我的内心是激动和紧张的,激动的是她在时时关注,紧张的是怕故事达不到她的预期。当她说:“男主人公对我的味”、“只想抱抱小薇”时,我和她调侃,说她才是故事里的“煮饺”,她回侃是孙二娘黑店里的有毒彩色“煮饺”。这样的一调一侃,我们交流了“这饺是煮得还是煮不得”的结构,也深化着“一个情字,几人猜透,又几人识得”的主旨。    当雨淼在第四章突然现身,闲庭信步的一句话:“没事的时候,会用手机浏览一下帖子,你这篇小说,我一直在跟进中。”让我陡生精神,我虽然不在乎看得人多人少,也并不在乎谁说了什么,但这句话后她又告诉我:“其实,好的东西总是有人看的,你只管埋头写好了。”“我提个建议吧,你最好把更新的页面数放在第一页的主题下面,便于读者观看。” 这不是一句鼓励那么简单,是给了我重新走进论坛的信心。所以我才有了“一段结束,另一段开始,或许爱的路如此,人生的路更是如此。”的感慨。    当半空傻佛以自己之“铭”雷同到故事之中,我是惊异的,因为在爱网之时,他应该看过这篇故事的毛坯,尤其他说道:“岂止看过,还感同身受啊。”我就在猜测他的人生经历里必须有过这样一场刻骨铭心的波折。他说到了黑夜,我回:“每当黑夜来临,就是白天的转身。”他说到了三生石,我说:“三生石是什么?不过一厢情愿的梦。宁做红尘客,不羡鸳鸯不羡仙。”    幽兰雪站在前排端着酒杯告诉我:“给唐兄敬酒店上茶,说实话,我还没开始读呢。我心急,怕追剧一下子就追没了。”我开怀一笑,这是一个何等实在的人,得遇这样的朋友是我的最大的幸运。    一抹蓝兰露个脸轻轻打了声招呼,是那种老朋友式的招呼,亲切如昨天。还有那些默默支持着我琴声的朋友,如果没有你们的一路相随,我的琴声可能会沉寂,会拉出破音,会有一番别样的挣扎。    望着台前的你们,我还能说什么呢?让西贝柳斯的《浪漫曲》作为我的心意送给你们,让我的琴声陪伴着你们的快乐和如意。
和楚诗诗单独说句话兼与各位朋友说说心里话    诗诗,掐指一算,我们相识有了十五年吧。记得当年在随风吧时你的ID叫“千年塞外的诗”,这样说算不算给你曝光?如果你认为是,那我立刻就删除这一段。    随风吧要关门的那一年,我一个人苦苦地守在那里,满怀热切地等着那些我们相识、相熟的朋友,可惜直到最后他们没来有再来,只等来了老狼并不果断却很伤情的关门告示。我一度失落,但我能理解他的难言之隐。我一度不忍却不得不支持他的这个决定。我知道天下没有过不散的筵席,我知道每一个相聚总有离别的时候。所以我抓紧时间很有心地复制了随风吧我个人的所有帖子,包括帖子下面每个人的回复,因为我舍不得就这么把十年的记忆丢进风里,也不舍得那些曾在一起玩、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吵的朋友们,现在想想那时的年轻,那时的冲动,那时的心境,该有多么的可贵。老狼、三泡、韵致、歆儿、冷月、吉林小成、思雨、豆包、游魂、残花、飘尘、梧桐、飞儿、卿狂、百合、阿蕾、雨夜如歌、花落潇潇、迷人的小狐狸……包括你在内,这些名字都随了我的记忆珍藏,虽然并不清楚这些稀奇古怪的ID背后是男是女、个高个矮、肥胖瘦削,虽然和你们从未谋面,却仍像多年的老友一样,只要闲暇就会有一个跳出来让我端详好一会儿。    不能不说是随风吧开启了我的文字之路,也毫不隐讳地说是这些年的论坛培养了我的文字能力,从一个以文为乐的写手,到一个以文为悟的爱好者。论坛犹如我印象中的故乡,那抹乡愁一直会飘扬在心的远方。在论坛的土壤里我播下过一粒梦想的种子,正等待着春风化雨,发芽开花。无论走得多累,论坛这个家都有我的归属感。虽然当下的论坛正面临分崩离析,走向没落的阶段,正在被一些更年轻、更燥动、更吸引眼球的东西所代替,但我想念这并不是全部的存在状态,只要人们的心里还拥有怀旧的情节,论坛就是时代和社会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区。我时常在这样的休息区里,一杯淡茶或者一杯浊酒,与时间对话,丈量活着的广度和宽度,发现自己的影子到底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    离开随风吧,我成了一个彻底的漂泊客,先后到秋水、爱网等地方落脚、期间也时间不长地到过漫天雪、白云城、九月等几个论坛,虽匆促之间也涂鸦过几行文字,让许多陌生人贻笑大方,然后便逃之夭夭,其原因主要是难以找到过去的那种激情的感觉,只好作罢、作罢。    人是时间的弃儿,无论多么地挣扎,最后总要被抛进尘烟深处。我就在这样的尘埃里寻找着自己的出路,以自己的那点热情苦撑着那点快乐。幸好我又遇到了你,当你把我拽到雪馨苑的时候,我的心正在流浪,正在寻找一个安放自己的落脚点,幸好你不弃又送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诗诗,说实话,我并没有想在论坛怎么样,写字需要一种情境和触发点,来了我才看到这里有自认相熟悉的又看好些人,比如醉舞、比如虎妞、比如杨柳飘飘、比如一抹微蓝、比如雨淼、比如半空傻佛,我仿佛又走回了一个熟悉的地方,确切地说这里并不是熟悉的地方。我虽然没有像曾经走进别的论坛那样先报号签名地做一番新人报道,却找了一块不为人所知的角落容身。待放下了身心才惊讶地发现这里和随风吧的后期何其相似?安静,一种没有过闲人打扰的安静。我便自得其乐地享受起这份安静,自我安慰地找到快乐自己的快乐。    还是继续聊聊写字吧,我们都是文字的爱好者,记得当初你也是写一手好字的,可惜后来很难看到了。我是一个不会灵活的人,虽没有自己特定的方向、目标和被设定的框子,更愿意随心所欲地记录一些自我的发现、醒悟、警醒或者迷茫,其实是用真实表达自我的内心,尽量朝着能够触及人性本质的方向努力,可能会被人当笑柄,也可能会被人觉得肤浅,还可能被人当作冥顽不化,更可能被人鄙嘁,但我并不紧张,也不会因噎废食,更不会为了什么而轻易改变,因为我不是靠着写字来谋生养活自己和家人,因为十几年的论坛生涯已经给了我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我只愿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本着自己乐、与人乐的做人规则、标准和底线活出自己的模样。我也并不在乎那些时不时髦,有没有人追捧的哄嚷,唯愿平平淡淡地做着属于自己的事情,自觉没有浪费时间就好。还记得我在随风写的那个长篇吗?至今我还在准备重新修改,重新让它活起来,我不想就这样半途而废。    以《我的琴声你最懂》入题,我看到了时间的速度,看到了年轮的聚合,看到了热闹之后的冷清,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温暖不是随随便便的得到,而是实实在在的守候。在雪馨苑我是个新人,也在用心和新的环境相处,但愿这里不嫌弃我这个新人,也愿雪馨苑长长久久,哪怕也能坚持十年就好。    谢谢缘分让我认识了诗诗,谢谢诗诗又把我引到这样的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让我又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让我有了怀旧的起初感觉。在你的图意里我臆想你也在怀旧,也在留恋逝去的时光,是不是这样我不敢确定,但有一点我想说:“朋友才是永远的筵席。”    在这个世界上好看的皮囊不多,有趣的灵魂更少,在这里我也借用莎翁的那句话结尾:“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醉客老唐 发表于 2019-6-3 16:07:19

http://5sing.kugou.com/fc/14583457.html
仅以此歌送给所有支持醉客的友友们,虽然唱的水平有限,但代表我的一份心意。尤其感谢大雅、青石板、幽兰雪、半空傻佛、一抹微蓝、雨淼的倾情支持,一份小礼物,祝你们六一节快乐。{:2_219:}

大雅 发表于 2019-6-3 18:43:05

好的。文字和歌声都很棒都很棒。声音蛮年轻。精彩继续唐哥……{:2_111:}{:2_196:}

幽兰雪 发表于 2019-6-3 21:50:54

哦,一部小说原来这么有故事,有情结。为唐哥才情喝彩!{:2_196:}{:2_195:}

幽兰雪 发表于 2019-6-3 21:53:26

醉客老唐 发表于 2019-6-3 16:07
http://5sing.kugou.com/fc/14583457.html
仅以此歌送给所有支持醉客的友友们,虽然唱的水平有限,但代表 ...

《追梦者》,唐兄演唱的好听!{:2_196:}{:2_195:}

半空傻佛 发表于 2019-6-3 23:51:08

十分赞赏唐兄这份诚挚认真交流的情怀.....殷切期待延续的精彩!{:1_87:}:victory:

青石板 发表于 2019-6-4 08:52:36

原来这琴声还有这么多的幕后故事,为你认真写作的态度点赞
歌唱的多好听啊,为嘛不多多唱呢
{:2_196:}{:2_199:}

醉客老唐 发表于 2019-6-4 09:04:16

大雅 发表于 2019-6-3 18:43
好的。文字和歌声都很棒都很棒。声音蛮年轻。精彩继续唐哥……

承蒙夸奖,就是一个滥竽充数的,年轻时好唱,也不算缺点吧;P自这首歌后便再没唱过,一晃4 年过去。文字是爱好,工作之余,闲极无聊便记录一下自己,就怕自己老了之后得了健忘症,翻一翻这些记录可能有一些治疗效果。{:2_191:}

醉客老唐 发表于 2019-6-4 09:31:58

幽兰雪 发表于 2019-6-3 21:50
哦,一部小说原来这么有故事,有情结。为唐哥才情喝彩!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2_221:}

醉客老唐 发表于 2019-6-4 09:32:43

幽兰雪 发表于 2019-6-3 21:53
《追梦者》,唐兄演唱的好听!

唐哥就是个追梦者,乐此不疲地追着,梦着。{:2_191:}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醉言醉语】关于《我的琴声你最懂》的幕后台前(结束)